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唐太宗怒砸魏征墓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7-20 11:51:0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唐太宗与魏征,一个有纳谏雅量,一个能忠直敢言,公认为最完美的君臣关系。

魏征辅佐唐太宗17年,先后上书200余次。在魏征的严密监控下,唐太宗的日子过得很不舒坦。面对魏征一再触逆鳞,唐太宗每次都是虚心接受,甚至像男人欣赏女人一样,觉得魏征妩媚可爱。甚至还为这种君臣关系总结了一套套理论,比如说自己是金属的话,魏征就是那锻造的良匠;比如说魏征是镜子的话,他就是那照镜子的人。

blob.png

贞观17年,魏征病重,唐太宗多次亲临魏征府看他,给他送药,将公主许给魏征做儿媳。魏征死后,唐太宗罢朝五天致哀,昭以一品官的礼节送葬,亲自撰写碑文,刻于石碑上。这种荣耀,前所未有。一代君臣之间的知音佳话,如果演绎到此结束,应该是划上一个相当完美的句号了。

哪曾想,就在魏征死的同一年,太子李承乾谋反。魏征极力举荐的两个人,吏部尚书侯君集、中书侍郎杜正伦都被牵扯进来。唐太宗很生气,你魏征说他们有宰相之才,竟然串在一起害我。于是唐太宗自贱天子金口玉言的名声,解除了公主与魏征之子的婚约,还推倒了亲手为魏征撰写的墓碑。

这个细节让人深思,唐太宗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原来,唐太宗对魏征早有不满,这次不过是借题发挥。

有一次,唐太宗生病,想搬到一个旧阁子里住,打算将旧阁子装修一下。然而,外面都在议论,说皇上要用十车铜建造一个望陵台。唐太宗下令追查,发现竟然是魏征造的谣。他与魏征当场对质,魏征辩解说:“这种夸张只是为了诤谏的需要,危言耸听也是为了大唐的江山啊!”

面对魏征的狡辩,唐太宗非常恼火,大发牢骚,一向态度强硬的魏征不得不服软,老老实实承认错误,还向唐太宗感谢不杀之恩。

魏征对诤谏这项工作似乎上了瘾,将多年诤谏内容都作了记录,曾将这种记录拿给史官褚遂良看,明摆着是希望褚遂良给他记上一笔,好留名青史。

唐太宗听说这事以后,也相当生气。

先前唐太宗已经同意把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书玉,这时也后悔了,下旨解除婚约。到后来他越想越恼火,就砸了魏征的墓碑。

在砸了魏征的墓碑不久,唐太宗亲征高丽,劳民伤财,最终撤回中原。唐太宗长叹道:“如果有魏征在,不使朕此行也!”他突然想起了魏征的好,又派人到魏征墓前悼念了一番,并且将当初推到的墓碑立了起来。

上一篇:李世民虚张声势救皇驾 下一篇:李世民卖马粪 声明:唐太宗怒砸魏征墓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魏文侯招贤兴国
魏文侯招贤兴国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争霸中原。统一的周王朝崩溃了,天下分裂成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有秦、楚、燕、韩、赵、魏、齐七
西门豹铲强扶弱
西门豹铲强扶弱
西门豹做官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的事迹在老百姓中广泛流传。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家磨坊,主人是一对夫妇。这天,夫妇二人推磨磨豆腐,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