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故事

巧用标点断案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5-31 16:20:1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明朝永乐年间,朝廷出了个清官,姓于名谦。于谦正直无私,机智多谋,深受皇上赏识和信任,这一年把他派到山西担任巡抚。他一到山西便微服私访,秉公执法,平反冤案,救灾济流,赢得了百姓信赖和拥护。

有一天,于谦刚坐堂上,一个青年人递上状纸,高呼:“于巡抚明察秋毫,办案公正!关名纷扬天下!乞望为小子作主,公判家产。”

于谦急急浏览一遍状纸,方知告状人叫柳非,告其姐夫强占柳家财产。至于如何强占状纸上写得不清楚,便问道:“你姐夫系外姓之人,怎么能强占你柳家财产?”

铆非解释说:“在我幼年时,家母先去世,接着家父也谢世。当时我家别无他人,只有一个出门的姐姐,家父便把我和家产托给姐夫。现在,姐夫竟说家产属于他,撵我离家。”

古代衙门断案剧照

古代衙门断案剧照

于谦听罢。火冒三丈:“岂有此理!此乃明火执杖抢窃!”吩咐手下人,“快将那贱人拘上堂来!”

不一会儿,柳非的姐夫被带上堂来。于谦怒目圆睁,猛拍凉堂木:“大胆刁民,你竟敢谋占柳家财产!知罪么?”

那人见柳非站立一旁,已知于巡抚发怒原因,“扑咚”跪地,诉说道:“大人切莫听妻弟一面之词。岳父在世时,就定下把家产传给我的,怎能说是‘强占’呢?”

于谦冷冷一笑,说道:“既然我不能听柳非一面之词,又怎能信你的一面之词呢?口说无凭,你说你岳父把家产传给了你,有何凭据?”

“有!有!”柳非姐夫似乎早有预料,把手伸进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速速解开,把里面一纸笺捧出头顶,“此乃岳父遗嘱,请巡扶大人过目。”

宇谦接过遗嘱,只见上面文字很简单,端正地写着一行小楷字:非吾子也。家私田产尽付与女夫。外人并不得争论。于谦说:“这句话并没明写家产属于你呀?”

“巡抚大人,这遗嘱写得很明白,家产全传给我的。岳父遗嘱说‘非吾子也。家私田产尽付与女夫。外人并不得争论’。大人,你再仔细过目。”

于谦又审阅一遍遗嘱,觉得柳非的姐夫并非胡搅蛮缠,如果如此句读,也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又一想这不合情理,一个亲生父亲怎能把家产不传给儿子。而传给女婿呢?于谦又把遗嘱默读一遍。猛然领悟了柳非父亲的用意,就笑着对柳非姐夫说:“你岳父当时立此遗嘱时,怕你谋他家产害柳非性命,所以故意这样写。其实,他的遗嘱写得很明白。你听:‘非,吾子也。家私田产尽付与。女夫,外人,并不得争论’。你岳父为什么给儿子取名为‘非’,是颇费一番心机的。”

“大人英明:大人英明!”柳非高兴得连连磕头。

于谦又向柳非说:“把家产都判给你也不合理。你想想,你父亲死时你还不满周岁,是你姐姐姐夫把你养大成人,作为报答,你应该把家产分一部份给他们。”

“大人公正之极也!”柳非姐夫感激地说。

“那就请大人作主。”柳非说,于谦略作思考后说:“柳非,这样吧,家产为十分,你得七分,你姐夫得三分。”

于谦话落,柳非和他姐夫互相点头默认。一场家产官司,只移动了几个标点,就轻而易举平息了。

上一篇:蒲松龄童年的故事 下一篇:六尺巷的来历 声明:巧用标点断案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
撵山
撵山
这是一个布依族的幽默故事,一起来看看。一天土司带着甲金去撵山。到了山上,土司让甲金去撵野物,自己却闲坐着休息。甲金跑进林子,大喊
围魏救赵中,田忌发挥了什么作用?
围魏救赵中,田忌发挥了什么作用?
古人云:“治兵如治水。 ”面对来势凶猛的强敌,一味硬碰,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应当避其锋芒,采用分导引流的办法:或者攻击敌人的薄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