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故事

蒲松龄童年的故事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5-31 16:11:18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蒲松龄小时候非常聪明。这一年,蒲松龄的爷爷浦生汭请来当地有名的风水先生刘铁嘴来给他看茔地, 要为自己修寿坟。当来到柳泉东南土坡上时,刘铁嘴说这地方背靠黉山,面对柳泉,是一块风水宝地,并说如果蒲生汭死后葬在这穴地上,那么到他的第四代孙就能出一代文魁。浦生汭听说占用这穴坟地到曾孙一代才能发迹,觉得很不满意。正在踌躇,忽听蒲松龄说:“爷爷,到第四代上又怕啥?咱把我老爷爷的坟迁到这穴地上,到我这一辈不就能出一代文魁吗?”浦生汭还没答话,刘铁嘴就指着蒲松龄对浦生汭说:“好了,蒲翁,已经出了,令孙就是!”

蒲松龄的童年

蒲松龄的童年

蒲松龄的父亲浦槃也是当地很有名望的读书人,他生性诙谐,经常和一些文人学士相聚 ,闲谈之间免不了互相调笑逗趣。一天 ,秀才李道生来访浦槃,八岁的蒲松龄为客人烧水烹茶。浦槃和李道生海阔天空扯了一会,就又逗起了乐子。只听李道生说道:“有一年发大水,一片汪洋,村里的水井也给倒灌了。洪水退下去之后,人们去打水,见井里尽是些癞蛤蟆——这真是蛤蟆满井,满井蛤蟆!”李道生说完,就大笑起来。蒲家庄本叫满井庄,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说满井庄里尽是蛤蟆。

浦槃还没想出用什么话回敬才好,就听蒲松龄说:“前天我二叔家的母生了一头小牛,别的小牛出生,都是先下头,后下尾,不想二叔家小牛出生,却是先生下尾巴,后来才生下牛头。我问二叔这是为什么,二叔说:‘生牛先下头后下尾,是顺生;这头小牛犊先下尾巴后下头,是倒生(道生 )!”

一句话倒把李道生给骂乐了,他拍着蒲松龄的小脑袋瓜儿连连称赞:“这孩子小小年纪就这样聪明,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蒲松龄家的东邻李大喝醉了酒和人打架,失手打死了对方,县里方典史便带领一班仵作、衙役前来验尸捕人。方典史是全县有名的酷吏,他早就想敲浦槃一笔竹杠,一直未得逞。

这次李大误伤人命,方典史以为是天赐良机,就让衙役把浦槃也带往县衙作为人证 ,以便借机勒索。浦槃气愤不过,便道:“李大杀人,关我什么事?”方典史恶狠狠道:“李大是你的邻居,怎能说与你无关?”浦槃还要辩解,忽然看见蒲松龄从人群里挤出来,上前拉住他的手说:“爹,你快去看看,西邻王九家的房子着火了!”方典史正要解押一干人犯回衙,见跑进一个小孩来取闹,就大声训斥道:“西邻失火,与你家何干?还不快快滚开!”蒲松龄立即说:“老爷,东邻杀人,又与俺家何干呢?”说完,就拉着浦槃往家走去。

方典史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好眼睁睁看着他们回家去了。

上一篇:蒲松龄科举中秀才 下一篇:巧用标点断案 声明:蒲松龄童年的故事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齐恒公守诺还地
齐恒公守诺还地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詹天佑球艺了得,还是游泳健将
詹天佑球艺了得,还是游泳健将
我国近代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是闻名世界的铁道专家。他还是一位在大风大雨里畅游的游泳健将。詹天佑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珠江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