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爷赶山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6-05 10:03:07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鲁班爷造赵州桥,桥成之日,张果老倒骑毛驴,左手托泰山,右臂挟华山,踏上桥来,桥忽闪开了。鲁班着忙了,赶忙跳下桥去用“五尺”把桥撑住,心中暗想是什么人有如此能耐?等张果老过桥以后,鲁班才看清楚原来是张果老手托挟泰、华二山,怪不得桥快支撑不住了。他恨恨地说:“我身在仙班,有眼却不识神仙,要此眼睛何用!”说完他将左眼抠出来扔在地上。所以至今鲁班爷的门徒———木匠们瞄线吊直时,总眯着左眼,用右眼瞄。木匠们用的“五尺”不论用什么木头做,总是端直不了,时间一长非弯曲不可,原因是鲁班当初用尺撑桥时把尺杆撑弯了。
鲁班亭
鲁班爷造好赵州桥后,过了几朝几代,他又要在河北省里造座石桥。当地没有造桥的石头,于是鲁班爷拿上“赶山鞭”,要到昆仑山上去赶一座石山到造桥的工地上。
八洞神仙里的韩湘子,跑去和鲁班爷打赌,说:“你鲁班赶山我相信,但一夜能赶万里路我不相信。”鲁班说:“天黑后开始赶,天亮五更五点,一定赶到河北省。”
于是两人击掌打赌,要是按时将山赶到,韩湘子将他的“青和笛”输给鲁班爷,若按时赶不到,鲁班爷再不到人间营造桥梁。
两个仙人约定了时间,到了那天晚上。鲁班爷来到昆仑山,挥起“赶山鞭”,将昆仑山上的一座小石峰赶着向东滚动。
鲁班在后面骑在一块大石头上不停地挥鞭,就像是牧人赶羊一样,他在后面赶,石头在前面向前滚,犹如万马奔腾,钱塘涨潮,滚滚向东。为了打赌取胜,不耽误时间,鲁班一路上连歇息都没歇息一下,只是一个劲地往前赶。
再说韩湘子怕把自己的看家宝输给鲁班,暗暗地观察动静,天快到三更时,看见已经把石山赶了五千里,赶到青海东部地面了。若照这样赶下去,等不到天亮,准能把石山赶到河北省,他自已是贼打官司———输定了,不由地心中发急,他得想个主意。只见他眉头皱了几皱,顿时计上心来,我何不学个鸡鸣狗盗之徒,来个半夜学鸡叫。
正当鲁班一心挥鞭赶路,不能顾及其他时,韩湘子隐身到滚动的石山的后稍,在鲁班骑的那块大石头的左边,学起公鸡叫鸣;不过学得不像公鸡叫,连自己听着也像老鸦叫的声音。于是赶忙弥补过失,变成了百只老鸦,鼓噪飞鸣。
鲁班爷本是工匠出身,心地纯朴正直,原本想不到韩湘子在捣鬼。一听老鸦的叫声,看见老鸦飞鸣,说道:“坏了,老鸦出巢天将亮,这里离河北省还有五千里之遥,天亮前无论如何赶不到了。”心中一犹豫,赶山鞭就停了下来,被赶的石山也就停在那里不动了。鲁班爷跳下他骑的那块巨石,几步跑到山上,坐在那里喘粗气。赶了半夜石头,口干舌燥,想喝点水,用赶山鞭的把把往地下捣了三下,地下立即出现三个水潭,里面清水汪汪。这三个石潭被后人叫作鲁班石缸,里面的水不论天雨天旱,始终保持离缸沿不远的水平线上,不浅也不涨。这三个石缸就在老鸦峡北面的石山上。鲁班爷坐在那里喘气,有踩下的脚印,还有屁股坐下的印子哩!不信的话,你现在就去看,这些古迹还在那里。
山石堆在那里不赶了,所以老鸦几十里全是石山,为啥叫老鸦峡,不说也明白,因老鸦叫而得名。
鲁班爷骑着赶山的那块巨石,不偏不倚留在峡口,在湟水河的正中间,后人在上面修了一座亭子,叫作“鲁班亭”。
韩湘子捣了一场鬼,人们大概念他是神仙,或者是他捣鬼捣得出了名,在峡口北紧靠山崖的路边,给他修了间“湘子庙”,这间庙是在解放后扩建公路时才拆除的。
老鸦峡的西面,还有个大峡和小峡,峡短石头少,不过也是石山。这两个峡的石头是鲁班爷鞭子底下漏下的。大概是赶山也和赶猪羊一样,稍一疏忽,石头就离群赖着不走了。
-
- 甘罗斗丞相
-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
-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
-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
-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