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故事

子路负米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12-07 13:14:38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传说在周朝春秋时候,鲁国有一个孩子,名叫仲由,字子路。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为了填饱肚子,他经常跟随父母到山上挖野菜、采野果充饥。可是,他的父母亲身体多病,不能经常吃野菜,怎么办呢?那时候,他的家离集市很远,想要买到米粮,需要走百里的路程。

子路事亲,百里负米——颐和园廊画

子路事亲,百里负米——颐和园廊画

为了让父母亲吃到米饭,子路不怕苦,不怕累,开始去百里之外买米,再把沉重的米袋背回家。冬天,刺骨的寒风阵阵吹过,子路单薄的身子在风中颤抖,不知道在冰雪上摔倒多少次。夏天,炎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子路背着米,走在路上,汗水湿透了衣襟。

即使是这样,子路也毫不在意。他想:“只要父母亲能吃到米,再苦再累,我也不怕!”当他看到父母亲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子路的心里开心极了!

就这样,不论刮风下雨,不管酷暑严寒,子路始终坚持着去百里之外背米。他的孝行在乡亲们的口中流传着。后来,子路长大了,楚王敬佩他的德行,请他到楚国做了官,并赏赐给他万斗的米粮,上百辆车。

从此,子路过上了衣食丰足的日子。遗憾的是,这时候,他的父母亲已经过世了。每当子路思忆起父母,回想到过去艰难的岁月时,他都会忍不住流下眼泪,心想:“如果父母亲能健康地活着,过上安康的日子,那该多好啊!”

上一篇:子路拜师 下一篇:子路借米 声明:子路负米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刘邦为什么可以奠定两汉四百年皇基?
刘邦为什么可以奠定两汉四百年皇基?
刘邦为什么能够奠定两汉四百年基业?他采取了什么措施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刘邦影视造型一、黄老无为与休养生息-中小自耕农阶层的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等了几十年终于轮到自己当皇帝,却在位仅仅三天,就寂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先王昭襄王,带领着秦国在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