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借米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12-07 13:18:59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弟子周游列国。一天,来到陈国,陈国正在闹饥荒。当地人都饿得四处逃荒。他们师徒走到这里断了米,几天没吃上饭,一个个饿得肚子直叫唤。陈国人没有米食借给他们,孔子就打发他的徒弟子路去向他的好友老子借米。
孔子师徒周游列国
子路见到了老子,恭恭敬敬地施了个礼说:“先生,我们师徒在陈国断了米,老师让我向先生借米来了。”
老子对他说:“好啊,借米不难,不过你要回答我一个问题,答对了,把米借给你,答不对,米不能借给你。”
子路一是借米心切,二是觉得一般问题也难不住他,就很自信地说:“好,先生请问吧。”
老子用手捋了捋胡子,慢条斯理地说:“你说什么多,什么少;什么时候欢喜,什么时候恼?”
子路一听笑了笑,说:“你听好了,我告诉你,天上星星多,日月少;娶媳妇时欢喜,出殡时恼。”
老子听了毫不客气地说:“你答的不对,对不起,这米不能借给你。你回去吧。”
子路满以为自己回答得很正确,老子却说他回答得不对,心里不服气。心想:“这老头子就是不想借米给我罢了,回去向老师告他一状,见死不救,太不够朋友了。”
子路辞别了老子,一边想一边走,带着满肚子的气回到了陈国,把事情的经过对孔子说了一遍。孔子对子路说:“子路啊,这题你回答错了,文不对题呀。”
子路一听,老师也说自己回答错了,忙问:“请问老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回答才对?”
孔子说:“应该这样回答,小人多,君子少;借时欢喜,还时恼。”
子路听罢,立即回见老子,并这样做了回答。老子听了很高兴,拿出一小竹筒小米借给了他,子路一看很不满意,嘟哝说:“问题答不对不借米,问题答对了借给这么少。我们师徒那么多人,就这么点,还不够一个人吃一顿的呢。”
老子见子路不高兴,就解释说:“救急之米不能多,快拿回去救你师徒们的命去吧。”
子路扫兴地拿着小竹筒米回到陈国,见了老师,就告老子的状:“这老头简直不够朋友,你看,问题答对了,就借给了咱这么一小筒米,够谁吃的?和不借还有啥两样?”
师徒们虽然都很生气,也没办法。管他怎么着,先倒出来熬点粥充充饥吧。可是,往袋子里一倒,淌起来没个完了。倒了一袋又一袋,一直倒了五六袋。他们师徒乐得蹦了起来。子路看见倒出了这么多的米,笑着说:“这么些就够了。”话音刚落,竹筒的米就不往外淌了。
-
-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