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赴宴的故事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8-26 11:55:1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蒲松龄屡考不中,回到家乡蒲家庄,除了教书之外,便是将满腔的忧愤都倾注在《聊斋志异》上,从不与官场来往。
一日,他忽然接到宰相一份请帖,上面写着:“请吃半鲁。蒲松龄对此类请帖深恶痛绝,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当官的还只顾吃喝玩乐。于是,对送请帖的来者说:“我身体不佳,不能前往,请宰相谅解。其妻在一旁听到丈夫不去赴宴,认为不妥,对蒲松龄说:“这样做不好,一是人家是宰相;二是您和宰相曾经同窗共读,当了官没忘旧友。不管从哪方面说,都应该去。蒲松龄沉思良久,最后还是决定赴宴。
来到宰相家里,席宴开始,只见两位使女抬着一盆鱼汤送上桌来。宰相说:“请包涵,小弟入官以来,一直默守清廉,不涉烟尘。此非席宴,不过想请尊兄尝试一下怎么浑水摸鱼而已,只有悟此奥妙,才可步入尘世。蒲松龄闻此,很是不悦,认为人生就该着污泥而不染。于是想了个法子,来日回敬宰相。
事隔数日,果然,蒲松龄采用同样的方式宴请宰相。宰相接到“请吃半鲁的请柬之后,欣然前往。看到茅房破屋,心里不由产生一种怜悯感。想当年,同窗共读,老兄的学识远远超过自己几倍,只因性情刚直,对世态炎凉怀有不满,加之无钱打点各级考官,竟落到如此地步。欲取银两救助,蒲松龄坚决不收。只和宰相叙旧,却不提开宴一事。
宰相感觉腹中饥饿,不时地到屋外张望太阳,但直到太阳偏西,仍没有入席的动静。宰相饿得实在憋不住了,问蒲松龄:“尊兄何时置宴?蒲松龄随口答曰:“一日三餐已毕,您又吃足‘半鲁’,为何还要设宴?宰相恍然大悟,鲁的下面,明明是个“日字,我叫他吃了上头,他却叫我吃下头。这个含义可不一样呀,这个下头吃进去,不是满肚里的太阳吗?这不是明明劝我当个怀抱太阳的明官吗?宰相虽挨了一天的饿,但领悟了做官的道理。
请帖“请吃半鲁,宰相用上面“半个鲁请蒲松龄“尝试一下怎么浑水摸鱼而已,只有悟此奥妙,才可步入尘世。而蒲松龄却依旧“着污泥而不染,巧用下面“半个鲁劝诫老朋友应“当个怀抱太阳的明官,让宰相领悟了做官的道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可就难了。像蒲松龄这样刚正不阿的人值得我们钦佩。
能保持自己内心世界的高贵与正直,即使没有万贯家财,我们也是富有的人,因为我们的内心坦然而丰富,平静而快乐。我们可以安心地入睡,可以快乐地生活,不用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
因为正直,我们赢得了尊敬,赢得了信任,也便赢得了自己内心的满足与充实。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
-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
-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 应该继承帝位的商均却最终没有成为帝王,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商均是不肖之子(即不如其父贤能),因此,舜帝选择了禹继承帝位。这是太史
-
- 里克劝晋惠公,导致全家被诛杀
- 晋惠公反悔,不想割地给秦国。里克不同意,他说:“既然如此,你们先前干吗答应人家,答应了现在又不给,这不是言而无信吗?”郤芮大声说:“主公
-
-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且看他施了什么计策助秦惠王离间齐、楚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