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长妙写藏头诗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8-26 11:55:18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平湖秋月是西湖赏月的最佳地方。原先,这里称为孤山望湖亭。
徐文长行行走走,一面欣赏着西湖月色,一面吟着咏月诗句,不觉已来到望湖亭前。这是一座临湖建筑,据全湖之胜,东可望湖滨,西可达苏堤,南可至南屏,整个外湖景色尽收眼底。这时,一轮皓月当空,风清清,水碧碧,远山蒙纱,近树笼烟,使人如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中。他不禁诗兴勃发,画意盎然。
这时,猛听得望湖楼里传出一片吟诗声。徐文长一看,亭子里面坐满了人,桌上红烛高照,摆满了西瓜、红菱、月饼等各式时鲜果品酒肴,还有笔墨纸砚。看样子,是一群文人雅士在这里饮酒赏月,赋诗作画。徐文长信步走了进去,想看看热闹。
望湖亭里,果然是西泠(líng)诗社的文人雅士在饮酒赏月,正喝得兴高采烈,见有个陌生人进来,顿时没了声息。主持人见徐文长身穿青衫,头戴方巾,一副文士打扮,虽然衣着简朴,但雅而不俗,仪态从容,觉得不可怠慢,就起身把手一拱,招呼说:“今日中秋佳节,我们西泠诗社社友,特在此饮酒赏月,作画吟诗。兄台如有雅兴,不妨稍坐片刻,以便求教。说罢,将手向四壁挂着的书画一挥。
徐文长慢步绕亭一周,向四壁诗画略略扫了一眼,发现尽是平庸之作。主持人见他一言不发,又没有马上离开的意思,就故意刁难他说:“兄台文质彬彬,定是行家里手,今日萍水相逢,我等三生有幸,乞望作画题诗,以开我等眼界,为中秋雅集增色。说罢,嘿嘿冷笑了几声。
徐文长看罢诗画,原想稍停一会儿就走,见他们有的面露骄矜之色,有的发着冷笑,心想:好吧,我正愁没有纸笔抒怀,何不借此凑凑热闹,逗趣他们一下。他也不谦让,来到书案前,将雪白的宣纸一铺,手执羊毫湖笔,饱蘸浓墨,唰喇几笔,天上出现了一轮圆月;又唰唰几笔,水中也映出圆月一轮;然后嚓嚓几笔,远处山色朦胧,近处湖亭跃然,湖上一叶扁舟,一渔翁在月影之中独酌(zhuó)。
这时,西泠诗社文士都围上来观看。见徐文长顷刻之间画好了一幅“平湖秋月图,水墨写意,落笔不凡,都十分惊讶。主持人看徐文长画得不错,想试试他的文才,就请他在画上题诗一首。徐文长也不推辞,提起笔来就写了两句:
天上一轮圆圆月,
水中圆圆一轮月。
“‘天上一轮圆圆月,水中圆圆一轮月。’哈哈,这也算诗吗?文士们正议论间,只见徐文长又提笔写下两句:
一色湖光万顷秋,
天堂人间共圆月。
文士们大吃一惊。他们原以为下面写不出什么好句子来,没想到徐文长这么一转一收,四句连起来一读,真是奇句妙文,情景交融,禁不住同声叫好:“佳句,佳句,不知兄台来自何处,我等失敬!
徐文长朝大家一笑,又提笔写了一首七言绝句:
平湖一色万顷秋,
湖光渺渺水长流。
秋月圆圆世间少,
月好四时最宜秋。
文士们一看,这首诗写得别致。每句头一个字特别大,连起来一读,竟是“平湖秋月四字,原来是一首藏头诗。大家都拍手称绝,要徐文长留下高姓大名。
徐文长并不回答,只一笑,踏着月色而去。
故事发生在古代的一位才子徐文长身上,他在一次游览西湖的途中恰逢一帮文人吟诗作画,这帮文人开始并不把他看到眼里,但是后来徐文长却以他的才华让那些人叹服。
徐文长才华出众,不仅仅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丽,而且善于把自己的才情与周围的景色合二为一。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再看徐文长的形象,身穿青衫,头戴方巾,很朴素,很平凡。但即使衣着简朴,只要能够让自己的头脑富足,也会流露出雅而不俗的气质。
故事中那些自大的文人又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瞧不起别人,更不能因为懂得一点就面露骄色,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应该做的是虚心求教,这样才会不断进步。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