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童话故事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2-02 12:20:49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作品】:

大老的牙齿真厉害。

大家都害怕老虎,只有狐狸说:“我不怕,我还能把老虎的牙齿全拔掉呢。”

谁也不相信,都说狐狸吹

狐狸真的去找老虎了。他带了一大包礼物:“啊,尊敬的大王,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糖。”

糖是什么,老虎从来没有尝过,他吃了一粒奶糖,啊哈,好吃极了。

狐狸就常常送糖来。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连睡觉的时候,糖也含在嘴里呢。

大老虎的好朋友狮子劝他说:“糖吃得太多,又不刷牙,牙齿会蛀掉的。”

大老虎正要刷牙,狐狸来了:“啊,你把牙齿上的糖全刷掉了,多可惜呀。”

馋嘴的老虎听了狐狸的话,不刷牙了。

过了些时候,半夜里,老虎牙痛了,痛得他捂住脸哇哇地叫……

老虎忙去找牙科医生大夫:“快,快把我的牙拔了吧!”马大夫一听要给老虎拔牙,吓得门也不敢开了。

老虎又去找牛大夫,牛大夫也忙说:“我,我不拔你的牙……”

驴大夫更不敢拔老虎牙了。

老虎的脸肿起来了,痛得他直叫喊:“谁把我的牙拔掉,我让他做大王。”

这时候,狐狸穿了白大衣来了:“我来拔吧。”老虎谢了又谢。

“哎哟哟,你的牙全蛀掉了,得全拔掉!”狐狸说。

“哎,只要不痛,就拔吧!”老虎哭着说。

嗬,狐狸把老虎的牙全拔掉了。

瞧,这只没有牙齿的老虎成了瘪嘴的老虎啦。

老虎还挺感激狐狸呢,他说:“还是狐狸好,又送我糖吃,又替我拔牙。”

【赏析】:

这是一篇低幼童话。童话里的角色都是动物,主角是大老虎和狐狸。这两只动物完全按照幼儿的认知特点被类型化了:大老虎凶暴、狐狸狡黠。这篇童话正是沿着这个思路拓展故事情节的,但它让狡黠的狐狸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森林大王大老虎,这就又有了新意和悬念。

童话开篇便设置悬念:狐狸声称,他能把大家都害怕的老虎的牙齿全拔掉!狐狸要虎口拔牙,这不是痴人说梦话嘛!所有的动物都说狐狸吹牛。而狐狸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狐狸能不能够拔光老虎的牙齿呢?这个悬念成了童话的一条主线,故事围绕着这个悬念展开。

简洁而且生活化的情节安排是低幼童话创作的惯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亦不例外。狐狸最终将老虎牙齿拔光的办法竟是让老虎贪吃奶糖!这是切合幼儿心理的,因为幼儿都喜欢吃糖,所以相信老虎也一定会喜欢吃糖,并且会贪吃。

童话给人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制服老虎的狐狸。这只狐狸不但有谋,亦有勇。勇是在谋的基础上生发的。当老虎吃了过量的糖,牙齿疼得哇哇叫,牙科医生马大夫、牛大夫、驴大夫都不敢替老虎拔牙时,唯独狐狸胸有成竹,把老虎的牙齿一颗一颗拔掉了。当小读者看到没有牙齿的老虎变成了瘪嘴老虎还一再感激狐狸既送它糖吃又替它拔牙时,定会打心眼里佩服这只聪慧过人的狐狸!

这篇童话寓教于乐,这“教”当是包含了对幼儿的劝谕:别多吃糖,当心你们的牙齿!这劝喻,是在孩子们的笑声中完成的。

(戴达)

上一篇:呢喃和悠扬 下一篇:疯丫头和九点钟的魔法 声明: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杜康是什么圣?杜康是酒圣吗?
杜康是什么圣?杜康是酒圣吗?
自古以来,中国的各种圣是应有尽有。诗圣有杜甫,书圣有王羲之,医圣有张仲景,茶圣有陆羽等等。那么杜康是什么圣呢?很显然,这个中国酿酒
皋陶与立法
皋陶与立法
皋陶“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主张五刑处于辅助地位,对于有过激行为或者犯有罪行的人要先晓之以理,不听教化,再绳之以法。“五教”是:父义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