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乐成
【生卒】:1922~1983.2
【介绍】:
史学家。字力更,号秀实。山东东昌府区人。1940年考入昆明国立西南大学历史系。曾发起“捣孔(指孔祥熙)会”和“诗学会”,撰写诗文,针砭时弊,宣传进步。毕业后在南京、郑州等地任教。1949年去台湾,初任台湾大学校长办公室秘书,后为历史教师。1956年去美国深造,获荣誉博士学位。由美返台后,曾主持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班和秦汉史研究室工作,并先后在同仁、辅仁、师大、成大、淡江等高校讲课及兼任中兴大学文学院院长。著有《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秦汉史论文集》、《汉唐史论文集》等专著及大量学术论文。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