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吉林百科全书

满族民俗风情旅游

截至2001年底,吉林省内的满族人口有104.81万人,其分布以长春、吉林、通化、四平市居多。吉林省有1个满族自治县,即伊通满族自治县(1988年8月30日成立),有10个满族乡(镇)、4个满族朝鲜族乡、1个朝鲜族满族乡。满族人民的衣食住行及其文化、艺术、娱乐、体育、风俗习惯等都极具特色。展示满族民俗风情的民俗村和民俗旅游观光点,主要有:乌拉街韩屯满族民俗村——位于明代古镇乌拉街约4公里,距吉林市区40公里。民俗村里的满族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游人可参观泥墙草屋的满族房舍。品尝满族饮食“哈依玛”(俗称水团子)、粘豆包、波罗叶饼、黄米火勺、白小米及传统火锅,满汉全席。欣赏身着满族服装的秧歌表演,原汁原味的东北二人转,“俏皮话”以及节奏鲜明的萨满“腰铃”舞,“珍珠球”、“嗄拉哈”等文体游戏项目。游人在“影视基地”乌拉草庐,还可以观赏并体验到早年东北“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叨着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等有趣独特的满族风土民情。冬季在观赏民风的同时,游客还可乘坐爬犁、爬犁在广阔的雪野上驰骋。民俗村靠近松花江,雾凇出现的频率高,向有“雾凇泊”之美称。雾凇与松花江西岸的“雾凇岛”隔江相望。入夜,村民们燃起篝火,旅游者与满族乡亲手拉手尽情欢歌。游客可以在村民家中过夜,体验满族大炕的乐趣。

此外,游人还可参观伊通满族民俗馆。该馆位于吉林省中南部伊通满族自治县,始建于1987年6月25日,是目前全国唯一展示满族传世文物和民俗风情的博物馆。至2001年底,馆藏文物已达610个种类,3000余件展品。民俗馆分渊源、生产、生活、礼仪、文化习俗和今日伊通6个部分。以实物展品与照片、图板、模型和录像等专题陈列形式,向观众及游人展示伊通满族特有的民俗风情。建馆15年来,共接待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港、澳、台同胞等海内外旅游参观团体1500多个,游客20余万人次。1995年3月,民俗馆被四平市委、市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5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将其作为学术基地。

近年四平市举办的大型民族风情旅游节庆活动,主要有吉林四平叶赫满族风情旅游节。第2届吉林四平叶赫满族风情旅游节开幕式于2001年7月14日在叶赫那拉古城举行。主要活动有:满族秧歌、歌舞、萨满跳神表演,游览叶赫那拉古城,参观满族民俗馆,欣赏电视剧《叶赫公主》,游转山湖,品尝满族风味。

伊通满族民俗馆

满族秧歌队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