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治国的总章程。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宪法。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对1954年宪法进行了修改,于1975年1月17日颁布了我国第二部宪法。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又对1975年宪法进行了修改,于1978年3月5日颁布了我国第三部宪法。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是我国的第四部宪法。我国现行宪法包括序言和第一、二、三、四章。序言中说,“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第一章为总纲,共32条。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第二条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宪法第二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33条至56条),中国公民的广泛权利在本章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本章指出,“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三章为国家机构,分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七节。第四章规定了国旗、国徽、首都。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中国社会保障辞典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
-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
-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
-
- 詹天佑买马车
- 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他先后指挥了塘沽、天津间的铁路铺轨工程,完成了滦河大桥工程和著名的京张铁路工程。詹天佑一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