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大百科全书 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
奥特莱
【生卒】:1868~1944
【介绍】:
比利时法学家、目录学家、文献学家。 1868年 8月23日生于布鲁塞尔,1944年12月10日卒于同地。1890年毕业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获法学士学位。1891年与H.-M.拉封丹相识,二人志同道合,此后一直在一起从事书目和文献工作。他们为了编制一部收录各种文字、各种学科的图书和期刊论文的特大型的《世界书目》,于1895年创立了国际目录学会(IIB)。他们原想将《杜威十进分类法》加以修订补充,就可适用于《世界书目》;但和M.杜威联系后,未获成功。1905年他们用法文出版了他们编的分类法第 1版,名为《世界书目手册》。1929年第2版改名为《国际十进分类法》。
奥特莱和拉封丹为编制《世界书目》, 曾收集到1700万张卡片,但由于世界出版物的大量激增和缺乏经费,终于未能编成。而《国际十进分类法》后来却得到许多国家的翻译和采用,出版了20多种文字版本,成为世界最通用的文献分类法之一。
奥特莱也是欧洲首先正式研究文献学和目录学的人,他认为目录学是文献学的组成部分和基础。为此他和拉封丹开展了许多国际活动来配合他们的事业,1910年又组建了国际协会组织联合会。他们原来建立的国际目录学会,以后曾几次改组易名,1937年改名为国际文献联合会。他的主要著作有《文献学专论》(1934)、《世界:对世界主义的考验》等。他也是较早提出图书馆使用缩微胶卷保存文献的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中国大百科全书 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
-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
-
-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 2006年11月,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器物27件(组)。其中两件带有铭文的五年琱生尊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