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税业务手册

税额式避税

税额式避税是纳税人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来减轻税收负担或者解除纳税义务。在税基式避税和税率式避税方式中,纳税人通过缩小税基或是降低适用税率进行避税,其避税金额往往要经过较为复杂的计算过程中才能知道。而在税额式避税方式中,避税金额比较明确,一般不需经过复杂的计算过程。

税额式避税常常与税收优惠中的全部免征或减半免征相联系。纳税人本来不符合免税或减半征税条件,但是,通过转变经济性质或是调整内部组织结构等办法,使自己形式上符合免税或减半征税条件,从而减轻税收负担或解除纳税义务。比如,内资企业所得税统一前的税法规定,为了照顾集体企业开办初期的实际情况,对纳税确实有困难的集体企业,从取得收入的月份起,可以减征或免征所得税一年。某纳税人本来为个体工商户,为了达到免征所得税一年的目的,设法挂靠在某单位,变成假集体企业,这样,纳税人第一年顺理成章地享受到了免征所得税的优惠。又比如,我国税法中规定,对在海南从事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生产性行业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所得税,其中被海南省人民政府确认为先进技术企业的,第六年至第八年减半征收所得税。北京地区的某纳税人在海南虚设工商企业或信托机构,这样,其经营所得便可以在相应期限内免税或减半征税。

调整内部组织结构,也是税额式避税的常见办法。比如,在按产品价值实行道道征收产品税条件下,纳税人可以通过调整组织结构,由专业化协作企业合并为全能企业,使用于连续生产过程的产品全部免征产品税。又比如,过去税法规定,民政部门办的集体福利工厂、街道新办的集体性质的社会福利生产单位,安排盲、聋、哑、残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35%以上的,免征集体企业所得税;超过10%至35%的,减半征税;占50%以上的,免征产品税。于是一些企业便在总厂下设立“福利分厂”,将主要盈利项目由福利分厂生产,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甚至解除纳税义务的目的。

此外,纳税人还常常在免税期满后改换企业名称,重新注册登记,使自己变成“新”办企业,享受新办企业的免税优惠。这种做法在涉外企业和特区企业中较为普遍。

上面我们介绍了避税的三种最基本方式。在此,我们再作两点说明。第一,在介绍每一种避税方式时,我们没有把其他避税方式考虑在内。实际上,这在一种程度上具有理论上的抽象性质。在现实避税过程中,大多数避税都是混合式的。纳税人总是力求在缩小计税基数的同时也降低适用税率,或者是尽力使自己符合免税或减半征税的条件。第二,每一种避税方式的运用,或多或少和税收优惠政策相联系。尤其是税额式避税,它不可避免地要利用税收的优惠政策。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床母胎记———血管瘤
床母胎记———血管瘤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齐恒公见鬼
齐恒公见鬼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