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百科全书

自梳女

旧时珠江三角洲民间对终身不嫁的女子的俗称。1950年以前,广州、番禺、顺德、南海、中山一带的农村少女均蓄辫,结婚后则束髻,以辫与髻作为嫁与未嫁的标志。通过一种特定仪式自行易辫为髻,以示终身不嫁,过独身生活至终老的女子称为自梳女。20世纪初,珠江三角洲一带妇女多以蚕桑为业,经济上自给有余,许多女子为摆脱封建婚姻束缚,盛行“自梳”,居住母家,采桑缫丝,自食其力,过着比已婚妇女较为安逸的生活。她们还采取集资方式建造集体房舍,俗称姑婆屋,作为年老安身之所,待年老体弱,尤其病危时,立即搬到“姑婆屋”,不能在母家寿终正寝,以免给家人带来“晦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梳女已少见。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