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的小故事 东汉时期注明的史学家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7-31 18:45:3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班固名人语录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项籍传》
班固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他所撰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体例工整,史料丰富,记载完备。他因此而彪炳千古。
班固简介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铭》。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班固刚开始写《汉书》时,有人向汉明帝告发他私修国史,而且有很多文字都是很不尊敬先朝帝王。那时候,汉朝的法律是不允许私人撰修国史的,班固因此被捕 入狱。班固的弟弟班超上书汉明帝,为哥哥辩解说:班固编写史书是为了让后人了解历史,并无不敬之心。汉明帝审阅班固的书稿后,认为他写的史书文字优美,叙 事翔实,确实没有对汉室不敬的言词,就下令释放了他。汉明帝因为很赏识班固的才华,又任命他为兰台令史,掌管皇家图书和校书工作,还令他继续编写《汉 书》。班固从此得以查阅宫廷的大量藏书,这对于他完成《汉书》的编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汉明帝任命班固为兰台史令后,还经常召他进 宫,向他询问政事。有一次,汉明帝问班固:“你看,到底应不应该迁都长安?”班固因此写下了著名的《两都赋》,阐明迁都的各方面的利害,陈述自己的观点。 汉明帝采纳了班固的意见,就没有迁都。后来,班固又被汉明帝提任为玄武司马。
汉明帝死后,汉章帝即位。公元89年,大将窦宪出征匈 奴,任命班固为中护军,参与谋议。班固向窦宪建议:“一定要先发制人,争取主动,否则,就会被动挨打。”窦宪采纳班固的建议行事,结果打败匈奴,大获全 胜。班固随汉军得胜回朝后,继续著书。在二十年里,班固完成了《汉书》的大部分文稿,而且写好了其余部分的提纲。但是,在后来,窦家外戚专权,严重威胁汉 室江山,汉和帝下令将窦宪杀死,又软禁窦太后,这才基本消灭了窦家的势力。接着,在汉和帝铲除窦家的残余势力时,班固受到无故牵连,不仅被免去官职,还被 逮捕入狱。班固当时已经60出头了,在狱中受不了非人的折磨,再加上心情郁闷,很快就死去了。
班固去世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 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得知班固已死,非常惋惜。于是,他就命班固的妹妹班昭继续将《汉书》写完。班昭因家学渊源亦擅文采,是一位才女。以前,她经常被召入 皇宫,教皇后及嫔妃诵读经史。现在,她继承哥哥的遗志,根据哥哥所列好的提纲,一边查阅大量资料,一边埋头著书。终于在几年后,她完成了全部《汉书》的写 作。汉和帝在看过《汉书》全书后,非常满意,下令传抄收藏。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它共有100篇,记述了自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计230年的断代史,史料非常丰富。它不仅体例工整,记载完备,还重词藻、尚典雅,故常被后人仿照。班固也因著《汉书》而永载史册。
-
- 陆游也练气功?陆游坚持练气功在重重逆境中能活到85岁
- 陆游,是南宋时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经历颠簸坎坷,在重重逆境中能活到85岁高龄,甚至在其晚年时,还能耳聪目明。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做到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西门豹铲强扶弱
- 西门豹做官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的事迹在老百姓中广泛流传。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家磨坊,主人是一对夫妇。这天,夫妇二人推磨磨豆腐,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