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礼仪之开正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8-08 11:22:0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汉族岁时习俗。亦称开春,北方叫接神。福建、台湾等地最为流行。日在夏历正月初一,但时刻每年不同。汉族民间依据皇历,破当年干支而定,大致都在天亮之前。
每年大年初一至初五,称为“新正”,而大年初一则称为“开正”,家家户户会举行祭拜神明和祖先的活动,祈求他们保佑信众和子孙在未来新的一年里能够诸事平安如意。“开正”又叫做“开春”,“开正”的时辰,每年都不相同,是依照天干和地支来决定的,大约都在清晨以前。“开正”的时刻一到,家家户户需拜祭祖先,燃放鞭炮。
开正的由来
春节在传统上是指农历的过年,期间约自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日开始至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止,也是岁时节日最多的一个阶段。传说古代有年兽为害四处吃人,所以家家户户于该期间围炉聚餐,享受最后的团聚时刻,直到除夕夜一过,年兽已走,大家纷纷庆祝彼此的幸存,恭贺度过该年并且又增长了一岁,故而留下除夕夜围炉、初一贺岁的习俗。每年大年初一至初五,称为“新正”,而大年初一则称为“开正”,家家户户会举行祭拜神明和祖先的活动,祈求他们保佑信众和子孙在未来新的一年里能够诸事平安如意。
开正的时间
开正的时刻,随每年干支不同而有不同,约在正月初一的凌晨,一般都是除夕夜守岁后,待午夜开正时刻一到,祭拜过神明后,才去睡觉;至于拜祖先的时间则约在初一近中午时。设置地点由于祭拜的对象是神明和祖先,所以供桌的设置在神明厅“或公妈厅”前即可,将八仙桌特别围上绣有吉祥图案的桌裙,门口则悬挂红彩或八仙彩,厅堂点上灯,神桌上也点上蜡烛。
开正的供品
拜神明的神桌上,可供上水仙花或是牡丹、梅花等,以及应景的年节相关供品,如柑塔(柑橘叠成塔状)、年糕(甜粿,有年年高升之意)、萝卜粿、芋头糕、发粿(祈求发财之意)、长年饭,粿和饭上插着“春花”,增加新春年年有余和发财如意的吉祥意味。香炉前供着三束扎上红纸的面线,奉上三杯清茶,以及甜茶(如红枣茶)、甜料(如甜花生仁、红枣、冬瓜糖、花生糖等糖果类供品)
开正的金银纸
拜神明的献上寿金、刈金和鞭炮,拜完烧金后燃放鞭炮,再将茶酒洒在纸灰上。拜祖先的则献上寿金、刈金、银纸等。由于是过年期间,所以准备的金银纸份量最好多过于平常的祭拜日。
开正的禁忌
由于春节期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所以产生许多行事的禁忌,例如:大年初一忌吃稀饭,要吃干饭,汉族民间相信一年之初就吃稀饭,以后一年到尾都得靠吃稀饭过活;也有说年初一吃稀饭的话,一年内若有远行,便会碰到大风大雨,故吃稀饭不吉利。初一忌煎粿,因为一般煎粿要好吃,多得煎到金黄色,而闽南语意称为煎到“赤”,赤又与“赤贫”同语意,很不吉利。新正期间也忌讳扫地、到垃圾、倒粪便,以免将家中财军和神气都扫走;忌大年初一打人、骂人、打架、啼哭、说不吉利话等,认为年初便说不吉利话或有不吉利事,大触霉头,所以都禁止,而鼓励大家说吉利话。忌打破碗盘等器物,若有的话,就得赶紧说“岁岁(碎碎)平安”、“撞破瓷,财钱一大堆”等吉利话,以化凶为吉。忌杀生、忌用刀类,因为刀为凶器,可剖开牲畜,意味着凶和破的不吉祥之意。忌正月初一午睡,汉族民间相信这天男人睡午觉的话,田墘会崩;女人睡午觉的话,灶脚(厨房)会崩。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一鸣惊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曰止戈为武
- 楚穆王十二年,楚穆王去世,嫡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在令尹成嘉监督与辅佐下,为先君楚穆王发丧。楚庄王即位之初,楚国正处于风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 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等了几十年终于轮到自己当皇帝,却在位仅仅三天,就寂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先王昭襄王,带领着秦国在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