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故意
又称“相对故意”。确定故意的对称。是犯罪故意的一种形态。指行为人具有犯罪故意,但对犯罪对象、行为的危害结果并无明确具体的认识。可分为两类:(1)犯罪对象不确定。即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但对犯罪对象无确定的认识。又可分为概括故意与择一故意两种,前者指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仅有概括的认识,而对侵害范围、侵害对象无确定的认识;后者指在数个特定的犯罪对象中,具体的侵害对象不确定,但不论侵害其中任何一个均不违背本意的心理态度。(2)危害结果不确定。即行为人预见到其行为的危害结果可能会发生,可能未必发生,即使发生亦不违背本意的心理态度,仍决意实施该行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甘罗斗丞相
-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
-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
-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