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对象错误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又称“目标错误”。事实错误的一种。行为人对其危害行为所作用的具体物或具体人发生了错误认识,致使危害结果未能发生的错误。对象错误的特征主要有:(1)行为人具有犯罪故意,而且犯罪对象非常明确、具体。(2)行为人实际侵害的是另一个犯罪对象。(3)行为人所误解的犯罪对象都反映同一个客体。司法实践中,对象错误常常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其一,误认甲对象为乙对象,而两者体现的合法权益相同。这种情况下,不影响罪过的性质。其二,误认甲对象为乙对象,而两者体现的合法权益不相同。这种认识错误应当结合行为人在主观与客观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性。其三,误将非犯罪对象当做犯罪对象加以侵害。这种情况一般可按故意犯罪未遂定性。其四,误将犯罪对象当做非犯罪对象加以侵害。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而不能认定为故意犯罪;如果行为人应当预见而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则应认定为过失犯罪;如果不能预见,不应预见,则是意外事件。

上一篇:对物诉讼 下一篇:对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冕好学
王冕好学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