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与道德
指法和道德的关系。法和道德是与人类行为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社会行为规范。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有三种理论。一种认为法和道德是同一的,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例如自然法学就主张法和道德是不可分割的,正义、公平、善等等,既是道德价值,也是法律价值。道德比法的范围更广,违反道德的法不能成为法。第二种认为法和道德应该截然分开,因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社会范畴。法律实证主义坚持“恶法亦法”,认为用道德来影响和评判法是不科学的。第三种观点认为法和道德的关系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二者既不能等同,也不能截然分开,法是道德的最低限度,道德为法提供价值依据。尽管有上述理论,对于法和道德在形式上的区别,学者间一般都共同认同以下几点:(1)形成的方式不同。道德是在人类文明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等等价值判断的标准。法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国家的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旨在创造和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的行为规则。(2)存在的形态不同。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它主要存在于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感受之中。法属于社会制度范畴,它有自己严格的体系和规范,(3)实行的方式不同。道德的实施主要依靠社会成员对道德价值观的内心确信和自动遵守的动机。法的实施虽然也依靠公民的自觉遵守,但是更重要的是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一个社会里,法是统一的,但却可能存在着不同的道德观念。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
- 商均墓为何历经多年仍受到虞城世代百姓的祭拜
- 商均虽然被太史公定论为不肖,没有能力承继帝位,可能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领袖,但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海内经》说,义均是始为巧
-
- 科学家詹天佑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的
- 詹天佑是中国铁路史上杰出的铁路工程专家。他作为总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画像詹天
-
-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文侯与虞人期猎翻译
-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