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
又称“犯罪过失”。“犯罪故意”的对称。指行为人在过失犯罪时的心理状态,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其主要特征是:(1)在认识因素方面,是行为人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其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否定态度,即无危害社会的意识,此与犯罪故意有别。但其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不是不能认识或完全没有认识。根据社会公共生活的规则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以及本人的智能、文化程度、专业知识、业务技术水平,是应当认识到其行为有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而行为人却没有认识(或预见);或者行为人已认识到危害发生的危险性,却又片面地相信自己可以侥幸地避免。(2)在意志因素方面,行为人有预见或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却疏忽大意、漫不经心,或对危险采取轻率、冒险的态度,以致发生了本不该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其原因在于行为人的不注意、不谨慎。过失行为只有在客观上已造成严重危害结果,才能构成犯罪,并以法律有规定者为限。过失形态有两种,一是疏忽大意过失;二是过于自信过失。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文有曹植武有曹彰智有曹冲,曹丕如何成功逆袭?
- 汉朝末年,三分天下,魏蜀吴三国混战不休,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刘备刘皇叔的宝贝儿子刘禅,被后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曹操则大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 公元前621年,晋国准备和狄国开战,晋襄公拟派狐夜姑(一作射姑)为主将,赵盾做副将,带兵出征。晋襄公画像晋襄公:(公元前621年):姬姓,讳欢,谥号曰
-
- 里克劝晋惠公,导致全家被诛杀
- 晋惠公反悔,不想割地给秦国。里克不同意,他说:“既然如此,你们先前干吗答应人家,答应了现在又不给,这不是言而无信吗?”郤芮大声说:“主公
-
- 古代唯一被腰斩的公主,美貌异常,3个刽子手都不忍行刑!
- 古代几千年封建社会,皇权体制下,皇子公主那绝对是至高无上,备受恩宠的。然而,历史上并不是每个公主都能善始善终,有时候生在皇家也未必
-
- 甘茂以假乱真
- 战国时,秦国相国甘茂用虚实混淆,以假乱真的手法,中伤乃至搞垮了政敌公孙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