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韩非子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书名。是战国后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本称《韩子》,唐以后为与亦称韩子的韩愈相别而改称《韩非子》。全书今存五十五篇,计为初见秦、存韩、难言、爱臣、主道、有度、二柄、物权、八奸、十过、孤愤、说难、和氏、奸劫杀臣、亡征、三守、备内、南面、蚀邪、解老、喻老、说材上、说材下、观行、安危、守道、用人、功名、大体、内储说上七术、内储说下六征、外储说左上、外储说左下、外储说右上、外储说右下、难一、难二、难三、难四、难势、问辩、问田、定法、说疑、诡使、六反、八说、八经、五蠹、显学、忠孝、人主、饬今、心度、制份等。其中,《五蠹》内容丰富,既系统阐述了因时变法理论,又论述了“以法治国”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还提出区分“公”与“私”,施行代表国家公利的“公法”,禁止私人为私利而阻挠法治;另以学者、言论者、带剑者、逃兵役者、工商之民为危害国家的五种蠹虫,需依法取缔。《难势》论述权势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权势要以法为轨,法要借权势而行,所谓“抱法处则治”。《有度》强调君主应秉法办事,“动无非法”,奉行“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的原则。《二柄》强调赏罚二柄对于厉行法治的作用和“循名责实”的君王之术。《诡使》则主张欲行法治则必废私学,禁止“造言作辞以非法令于上”。《六反》论述人“好利恶害”的本性,主张重刑轻罪以使莫敢犯。《忠孝》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的“三纲”原则。另有《显学》论述“不务德而务法”,《用人》批评“释法术而任心治”,强调“赏誉同轨,非诛俱行”等。本书批判继承了前期法家的思想成就,建立了“以法为本”以及“法”、“势”、“术”相结合的法治思想体系。本书的注本主要有清人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近人陈奇猷的《韩非子集解》、梁雄的《韩子浅解》等。

上一篇:韩非 下一篇:韩愈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里克劝晋惠公,导致全家被诛杀
里克劝晋惠公,导致全家被诛杀
晋惠公反悔,不想割地给秦国。里克不同意,他说:“既然如此,你们先前干吗答应人家,答应了现在又不给,这不是言而无信吗?”郤芮大声说:“主公
魏文侯招贤兴国
魏文侯招贤兴国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争霸中原。统一的周王朝崩溃了,天下分裂成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有秦、楚、燕、韩、赵、魏、齐七
赵奢救阙与
赵奢救阙与
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秦国侵犯赵国,包围了阙与(今山西和顺县西北)。赵王召老将廉颇、乐乘问道:"能否出兵相救?"廉颇说:"
子产与伯石
子产与伯石
春秋时,郑国的子产很有才干,精通政事,善于治理国家,因此被委任管理国家大事。子产手下有一个非常能干的官员,名叫伯石,平时交付他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