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指既判力对诉讼标的的影响。通说认为,既判力的发生,原则上以载于判决主文中的判断事项为限(抵消抗辩除外)。所谓判决主文中的判断,实指对于诉讼标的或当事人的声明事项的判断。之所以将判决主文中表述的判断事项作为既判力的客观范围,是因为民事判决的目的就是解决当事人之间声明的纠纷事项。实际上,只有判决书中简明扼要地表示判决结论的部分,才是判决的主文部分,因为这部分内容终局性地明确回答了起诉或上诉的要求。法院只能在当事人本案申请的事项及范围内作出本案判决。至于当事人争议的事实和理由,则作为判决理由的事实认定及法律判断的基础。总之,只有判决的核心部分即判决结论,才是判决的主文,通说所称的既判力,是指这一主文所发生的既判力。判决理由中的判断一般不具有既判力。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川岛芳子或是双性恋 遭日本养父强奸改变性取向
川岛芳子或是双性恋 遭日本养父强奸改变性取向
资料图:川岛芳子戎装照在日本的谍海中,“巾帼女豪们”的手段丝毫不逊于男子,而这些女谍中的头号人物,无可争议的当数川岛芳子。她的活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