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假想防卫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又称“误想防卫”。非法防卫行为的一种。指实际上不存在不法侵害,防卫人误以为存在而对想象的“侵害人”实施“防卫行为”,从而给他人造成无辜损害的行为。由于当时并不存在不法侵害,因而假想防卫不具备防卫的起因,并在客观上损害了无辜者的合法权益,故假想防卫不是正当防卫。假想防卫具有如下特征:(1)行为人具有防卫意图。假想防卫的行为人主观上认为存在不法侵害,因而实施防卫行为加以制止。这是假想防卫成立的前提条件。(2)实际损害了无辜者的合法权益。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假想防卫行为却是对未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无辜者实施,因而具有社会危害性。(3)假想防卫的行为人主观上发生了错误认识。假想防卫表现为,客观上没有不法侵害,行为人误认为存在;对方不是不法侵害人,行为人误认为是侵害人。根据行为人认识错误的内容,假想防卫有以下两种类型:一是假想防卫起因,当时没有不法侵害,行为人由于精神紧张或者神经过敏,认为发生了不法侵害而错误地进行防卫;二是假想防卫对象,客观上确实存在着不法侵害,行为人在防卫过程中,把无辜的第三人误认为是侵害人而错误地对其进行防卫。假想防卫因主观上具有防卫意图,排除故意犯罪心理,对其所造成的损害结果,若有过失心理,负过失的罪责;若无过失心理,则属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上一篇:假想避险 下一篇:假想数罪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汉文帝废除肉刑
汉文帝废除肉刑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对董卓的评价
对董卓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