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法
指18世纪到19世纪初,在法典编纂运动中制定的民法典所确立的民法基本原则、各种制度、规范以及法律体现的理念、精神以及民法典的实践。这种民法模式和秩序是由欧洲大陆确定的。近代民法的制定都有其特殊的政治背景。近代民法模式主要表现为:(1)自由平等的人格,即一切人不分国籍、年龄、性别、职业,都具有平等的权利能力。法律通过“权利能力”这一技术构造了人在民法典中的平等地位,一切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民法中的“人”、“人格”这些抽象概念使所有主体在现实生活的千差万别都消弭了。法人的人格与自然人相同,仅法人人格的取得,因公益法人和营利法人而有所不同。(2)私人的所有权。制定和实践近代民法典的经济基础是私的所有制。近代民法典贯彻了所有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宪法原则,民法典以所有权为中心构建了完整的物权制度,对私人所有权进行周详、完备的保护。物权被视为绝对权,具有对抗一切人的绝对效力,各主体可以依照其自由意志使用、收益、处分其所有物。(3)私法自治。私法上的法律关系,完全依照个人的自由意志创设,其目的在于维护市场的自由竞争,提高经济生活的效率。作为私法自治的下位原则,包括契约自由原则、法人设立的准则主义、遗嘱自由等。其中,以契约自由原则最为重要,它是近代三大法律原则之一。(4)自己责任。私法自治是具有自由平等的人格的主体的自治。各主体的自由意志行使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或不利益时,行为人只在其故意或有过失时,才承担民事责任。近代民法模式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判断上的:一是现实平等性。近代民法建立在不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上,民事主体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小业主、小作坊主。现代的大型企业如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等并没有出现。主体之间尽管存在差别,但差别不大。二是互换性,即民事主体在市场交易中,频繁地更换其位置。在一次的交易中,可能存在一方占有明显优势地位,但从长期交易看,双方会不断地互换地位,使相互间的优势被抵消。
-
- 玄武门之变前,李渊对李世民是什么态度?
- 公元626年的农历六月初四这一天,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下伏兵,射杀亲生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武力逼宫父皇李渊,最终如愿夺下龙位,这就是
-
- 五子棋竟源自上古时期
- 棋具与围棋通用,起源于中国上古时代的传统黑白棋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华人和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以及欧美一些地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棋。
-
- 历史揭秘 - 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
- 历史上的司马相如是一颗文坛巨星。他是“汉赋四大家”之首,创作了大批极有代表性的汉赋。当今社会中司马相如的赋除了仍受文学史研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