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客观归罪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主观归罪”的对称。指以客观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主张对主观上没有罪过但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危害的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刑法理论。这种理论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刑法思想的产物。现代意义上的客观归罪,一般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刑事古典学派为反对封建刑法的主观擅断主义而提出的以客观行为为中心的犯罪构成理论。在刑事古典学派看来,行为人都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因而犯罪的大小轻重以及应当科处的刑罚均应依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实际损害的大小轻重而定,同时也不完全排斥行为人的主观因素在定罪量刑上的作用。现代西方国家的刑法,逐渐发展为将行为人的主观因素作为定罪的基本根据。中国刑法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犯罪构成理论,认为客观归罪理论割裂了犯罪构成主客观的统一,破坏了犯罪构成的整体性原则,司法实践中如果仅坚持客观归罪观点,会混淆罪与非罪的界限,把仅在客观上造成危害结果而主观上无罪过的行为视为犯罪,其结果必然是使无辜受冤狱,破坏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李淳风与唐太宗的一段预言对话
李淳风与唐太宗的一段预言对话
唐太宗贞观七年,五月十九日,太宗问于李淳风曰:「朕之天下,今稍定矣,卿深明易道,不知何人始丧我国家,以及我朝之后登极者何人,得传者何人,卿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张仪连横
张仪连横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
西门豹铲强扶弱
西门豹铲强扶弱
西门豹做官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的事迹在老百姓中广泛流传。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家磨坊,主人是一对夫妇。这天,夫妇二人推磨磨豆腐,手忙
范雎的反间计
范雎的反间计
秦国数次打败赵国的军队,廉颇坚守壁垒,不出去迎战,赵王认为廉颇损兵折将,伤亡太多,又胆怯不肯出战,十分生气,好几次下令责备他。应侯范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