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劳乃宣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生卒】:1843—1920

【介绍】:

清末礼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清末大臣。字玉初,浙江桐乡人。同治十年(1871年)中进士,任直隶府辖下的知县。光绪五年(1879年)任临榆知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进京任宪政编查馆参议,政务处提调和钦选资政院硕学通儒议员。宣统三年(1911年)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袁世凯内阁学部副大臣。劳乃宣信奉儒家,洞达古今政治,被世人称为“通儒”。宣统二年(1910年)修订法律馆奏《修正刑律草案》,交宪政编查馆审订,引发了清末著名的“礼法之争”。劳乃宣是礼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时有“劳党”之称,先后与沈家本和杨度进行了激烈的论战。劳乃宣反对在修律中删除有关伦理条目,坚持以封建礼教作为修律的原则,主张用新律之体,本旧律之义,反对采纳西方的一些法律原则及有悖于伦理道德的条项。因此,劳乃宣要求将“干犯名义”、“存留养亲”、“亲属相奸”、“故杀子孙”、“无夫奸”等旧律中有关伦纪礼教各条在新律中作出特别规定,并与亲贵议会一百多人向资政院提交了一份《新刑律修正案》,修改有关礼教条款十三条又二项,旨在维护封建纲常名教。针对杨度的国家主义观点,劳乃宣认为中国立法必须以家族为本位。法律起源于农桑、猎牧、工商三种生计,中国是农桑之国,适宜于家法,不可以兵法、商法治之。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