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推
指对刑法上无明文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比照刑法中类似的条文定罪判刑的一种刑法制度。类推制度在中国古代刑法中就存在,称之为“比”、“比附援引”。类推是适用法律的特殊形式和司法制度,在规定类推的法律中,其适用也受到严格的限制。例如,中国1979年《刑法》规定了类推制度,并在程序法中明确规定了类推适用的条件和程序,同时在中国类推判例不具有立法的效力,在司法中也只能是一案一判。因此,在法制不健全的条件下,类推的适用对于刑法打击犯罪,保护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利益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类推与罪刑法定原则相抵触,容易导致法官滥用司法权和对公民权利的侵犯,不是严格法治社会所要求的,因此在法治国家的法律中均不采用类推制度。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确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废除了类推制度。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
-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
-
-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