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审终审制
审判制度的一种。指诉讼案件最多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中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某些革命根据地已实行两审终审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了这一审判制度。1951年9月4日公布的《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第5条规定,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以两审为终审。1954年颁布的和以后修订的《人民法院组织法》以及有关诉讼法对两审终审制做了全面的规定。依照法律,中国法院分设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凡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做出的第一审判决和裁定,当事人不服,有权依法上诉。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检察院认为第一审人民法院做出的判决或裁定有错误,有权依法抗诉。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和裁定是终审判决和裁定,一经做出就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对其不服,有权依法申诉;人民检察院认为其有错误,有权依法抗诉。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和裁定是终审判决和裁定。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董仲舒斥孟子
-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