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民法通则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指中国颁布的第一部调整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它的颁布和实施是中国民事立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民事立法将进入法典化阶段。在制定民法通则以前,中国已经起草了4个民法草案。1985年12月,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人员,在民法草案第四稿的基础上,起草了民法通则草案。经过反复征求意见,讨论修改,于1986年4月提交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通则》的立法目的是“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利,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它直接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基本要求的改变,旨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对外开放,促进科技发展,保障公民(自然人)和法人的民事权益,并促进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的建设。《民法通则》共9章,156个条文。其章节分别为:第一章,基本原则;第二章,公民(自然人);第三章,法人;第四章,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第五章,民事权利;第六章,民事责任;第七章,诉讼时效;第八章,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适用;第九章,附则。《民法通则》的体系编排和概念都接近于德国民法典,但是无论在编排体例还是在具体内容上,它都有很多创新之处。在编排结构上,《民法通则》以民事权利为主线,构成了一个体系较严谨、层次较分明的体系。《民法通则》的内容基本上包括了传统大陆法系民法典总则的全部内容,又包括了物权、债权、亲属、继承等编的基本内容,同时又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规定了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它没有使用传统大陆法系民法典的“物权”概念,而是代之以“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民事权利”,两者并不完全等同,后者是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又如把知识产权纳入到民事权利中,与财产所有权、债权、人身权规定在一起。相对于其他民法典而言,《民法通则》的许多规定溶入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如对公平原则的规定等。《民法通则》是1949年后中国第一次正式以基本法的形式确认商品经济的尝试,也是第一次以基本法的形式详细确认私权的尝试。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同时,该法还以专章规定民事权利,因此,《民法通则》虽然仅仅是一部大纲性质的法律,但在中国的民法发展史上却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当然,因为《民法通则》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制定的,又仅仅是一个通则,其规定相当粗疏,有些规定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因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民法典代替《民法通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上一篇:民法法系 下一篇:民间社会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