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五保户
中国农村中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供养基本生活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的统称。“五保”是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1956年全国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村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对老、弱、孤、寡、残疾社员,保证吃、穿和柴火供应,使他们生养死葬都有依靠。这是五保供养制度的萌芽。1960年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了农村五保供应制度。一些省、区、市政府分别制定了关于农村实行五保供养的地方性规定。五保供养的对象和内容在随后30余年中稍有调整,各地规定亦略有差异,但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坚持实施从未中断,是中国社会保障和人权保障制度中的光辉亮点。1994年1月23日国务院发布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统一规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促使其进一步健康发展。五保对象由本人申请或村民小组提名,经核准后发给《五保供养证书》。对五保对象实行集中供养或分散供养。具备条件的乡、镇政府应当兴办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对象。实行分散供养的,由乡、镇政府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受委托的抚养人和五保对象三方签订五保供养协议。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