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清末礼法之争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清末修律过程中发生的“礼教派”与“法理派”之间的争论。礼教派坚持以礼教作为修律的指导思想,认为中国传统法律的条款、体例可变,但本质与精神不可变。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张之洞、劳乃宣。法理派主张吸收西法,而删除旧律中一些关于礼教方面的条文。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伍廷芳、沈家本。《新刑律草案》完成后,礼教派指责新草案中删除了有关礼教的条款,尤其是“无夫奸”、“子孙违反教令”在旧律中为重罪,而新草案却只字未提。他们要求礼律一贯,恢复旧律中的有关礼教条文。法理派对礼教派的指责给予了回击。他们认为“无夫奸”只是事关风化,而礼与刑自是两事,对“无夫奸”者应予以教育,而不是刑事惩罚。故“无夫奸”不必编入刑律中。礼教派认为法律与道德互为表里,礼与刑不可分割。中国与西方不同,礼为刑之本,中国制律必须以本国国情为基础,因此“无夫奸”必须编入刑律中。在“子孙违反教令”问题上,法理派认为此事属家庭教育范畴,“无关于刑事”。礼教派则认为:此事并非如此简单。中国自古便有“不孝之刑”,俄国刑法也有“呈送忤逆之条”。争论的结果是双方各自作出了妥协。《新刑律草案》改为《大清新刑律》,引进了一些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和条款,有关礼教内容写入《暂时章程》中,亦作为正式立法颁行。

上一篇:清洁提单 下一篇:清算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陈平用计阴损:救刘邦用2000良家妇女抵挡楚军
陈平用计阴损:救刘邦用2000良家妇女抵挡楚军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史传文学的开山之作。他在《史记》中写活了许多历史人物,其卷六《陈丞相世家》中精心刻画的陈平的形象便是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齐恒公守诺还地
齐恒公守诺还地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