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不害
【生卒】:约公元前385—前337
【介绍】:
中国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与商鞅同时代,郑国京(今河南荥阳县东南)人。韩灭郑后,被韩昭侯起用为相,主持韩国变法,“内修政教,外应诸侯”,使韩国一度国治兵强。“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是从道家分化出来的法家。著有《申子》。在法家中以重“术”著称。主张“法治”,认为“圣君任法而不任智”;吸取并改造了道家的“君人南面之术”,形成一套驾驭臣下的“术治”理论,用以维护法家所主张的封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认为要想实行“法治”,国君必须集权于一身,使群臣服从自己;君主要把关系国家安危的立法、任免、赏罚等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防止大臣专权招致篡权夺国。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文有曹植武有曹彰智有曹冲,曹丕如何成功逆袭?
- 汉朝末年,三分天下,魏蜀吴三国混战不休,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刘备刘皇叔的宝贝儿子刘禅,被后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曹操则大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
-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
-
- 淳于髡传
-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他身高不足七尺,被齐威王任命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