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沈家本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生卒】:1840—1913

【介绍】:

清末著名法学家。字子惇,别号寄簃,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光绪九年(1883年)考取进士,留任刑部。后历任直隶司主稿、奉天司正主稿兼秋审处坐办、律例馆帮办提调、知府、刑部侍郎、修订法律大臣、大理院正卿、法部侍郎、管理京师法律学堂事务大臣、资政院副总裁、袁世凯内阁司法大臣等职。由于长期主管司法工作,对中国历代法典和刑狱档案较为了解,明晰中国法律的发展变化和得失所在。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法律思想的影响,并成为近代中国积极引进资本主义法律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主持清末的修律工作,在主要是日本学者的协助下,主持修订了《大清现行刑律》及其他如《大清新刑律》、《民律草案》、《刑事诉讼律草案》、《民事诉讼律草案》、《公司律》、《商人通例》、《法院编制法》等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典法规。他的主要法律思想有:(1)强调以法治国。沈家本极为推崇中国历史上的法治思想,并从立法、司法、守法三个方面对如何实现以法治国进行了阐述。(2)执法适中,“平恕”为审断之本。沈家本十分重视用法“平恕”,执法“得中”。他曾用度量衡的客观性、公正性来比喻用法必须公平,并提出反对严刑重罚,用法当从宽,“法律平等”,尊重“人权”等主张,反对刑有等级,强调执法公平。(3)法律与教育相结合,德主刑辅。他说:“先王之世,以教为先,而刑其后焉者也”。“刑者非威民之具,而以辅教之不足者也。”(4)反对复仇。在立法宗旨上,坚持以法为“国家惩治之具”,而非“私人报复之端”。(5)主张变法。认为其时清政府已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无法固守祖宗成法而不变,要达到民富国强,必须“参考古今,博稽中外”,对法律进行修改。其主要著作有:《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乙编及未刻书目《秋谳须知》、《律例偶笺》、《律例杂说》、《读律校勘记》、《法学盛衰说》等。

上一篇:神意报应论 下一篇:沈寄簃先生遗书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商均墓在哪里?商均墓介绍
商均墓在哪里?商均墓介绍
商均墓位于虞城县北 12 .5公里的利民镇 (原虞城县城) 西南。现存墓高4米 ,直径35米。据《虞城县志》记载:“虞帝子商均墓,位于城西南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战国时,在青溪鬼谷这个地方,居住着一位隐士,真实的姓名谁也不知道,人称鬼谷子。相传他常去云梦山采不死药,不知是吃药对了门路,还是练功
杜甫死因探密:并非贪吃撑死的而是死于食物中毒
杜甫死因探密:并非贪吃撑死的而是死于食物中毒
“杜甫”在2012年突然蹿红,忙碌的身影出现在网络的各个角落。其实,历史上的杜甫也真的很忙,只是忙的内容并没有多么高雅,而是为了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