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实证法学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主张法与抽象的正义或道德观念分离,仅从经验上可观察到的标准来研究法律的方法。法律实证主义方法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哲学。实证主义哲学主张人们抛弃哲学、历史和科学中的一切假设构想,把它仅限制在经验考察和事实联系的范围之内。法律实证方法的创始人是J.边沁和J.奥斯丁。他们在19世纪30-60年代代表了西方的实证主义法学思潮。20世纪以后,实证主义法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则首推L.A.哈特。法律实证主义认为,法学只应研究“实际上是这样的法”,而不应当研究“应当是这样的法”。后者属于抽象道德或正义范畴,实在法和抽象的道德与正义并无必然联系。哈特运用法律实证方法,将法律概念分为三个层次:(1)法律是规则体系。规则的特点在于,它不仅应当规定人们应当做什么,而且提供依照规则行动以及批评违反规则的行为的理由。(2)法律是主要规则和次要规则的结合。主要规则设定义务,直接指导那些生活在这个法律制度下的人们,告诉人们应该做或不应该做什么,以及他们要达到某种结果应该做什么;次要规则是关于规则的规则,它规定人们可以通过言和行引入新的主要规则,取消或修改旧规则,或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决定这些规则的作用范围或控制它们的实施。(3)承认规则是法律制度的基础。每个法律制度中都必然包含着用以评价这一制度其他规则的标准,即承认规则。在现代国家中,由于法律的渊源比较复杂,承认规则也比较复杂,但当几个承认构成一个等级体系时,必须有一个承认规则是最高的。这个最高的承认规则在法律制度中的作用不是由另外任何规则决定的,因此它不存在效力问题,而是一个事实。这一研究方法否定了法律社会学所主张的法律与道德、习惯等其他社会规则的联系,指出了法之所以为法的特性。实证主义法学方法在西方法学中演变历史较长,影响也很大,在现代西方国家中仍有广泛的市场。新自然法学和一些价值侧重法学对其持批判态度,但分析法学和规范法学理论则接受实证主义法学的某些观点,形成广义的分析实证法学。

上一篇:实在法 下一篇:实质犯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文侯与虞人期猎翻译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文侯与虞人期猎翻译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
纸上谈兵的典故
纸上谈兵的典故
昭襄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秦国派左庶长进攻上党,攻克该地。上党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国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安置上党逃来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