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承认
“法律承认”的对称。对新国家或新政府表示暂时的、有限的承认。有些学者认为是“承认为事实上的国家(或政府)”的简称。通常发生于承认新政府的场合,很少用于新国家的承认。当在某种情形下,现存国家对于新国家或新政府的继续存在尚有怀疑,或由于其他政治考虑而不愿立即与它建立全面关系,客观上又有与之进行一定交往的必要时,就采取事实承认。一般采用默示的非正式的方式,仅表示准备建立有限的关系。事实承认同法律承认都是国家行为,并产生政治和法律后果。它同法律承认的区别是具有临时性和不稳定性,可以导致法律承认,也可以被撤回。通常不导致有关国家间完全的外交来往。至于被承认的国家或政府的代表在承认国是否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各国实践不一。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
-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晋穆侯为何讨厌他刚出世的儿子,还给取名叫“记仇”?
- 周宣王死后,太子姬宫湦(sheng)继位,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周幽王。从这一刻起,周王朝开始进入了多事之秋,一场又一场的好戏即将开演。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
-
- 张仪连横
-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