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为
指在法律上,对某种事项本来不适用某条具体法律规范的规定,但法律特别规定,可以适用该法律规范的结果。视为是一种法律拟制。视为规范是强制性的,当事人在以视为规范为请求权基础时,不仅免除了举证责任,而且还不能被反证推翻。视为是法律基于特殊考虑而规定的。法律在“视为”规范与“推定”规范进行选择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视为与准用有相同之处,它们都是把某一条规范适用于与该条规范不完全符合的事实上。但准用是一种法律适用的方法和技术,又称授权性类推适用,其典型表达是“比照”、“亦同”、“依干预……的规定”等等。准用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律原因准用,主要指构成要件的准用。一类是法律效果的准用。视为规范与准用规范的区别在于,视为规范实际上是直接适用法律。而准用规范则是首先适用准用规范,再适用由准用指引的规范。这一过程实际上适用了两个法律规范。视为规范则只是适用了一个法律规范。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
- 张仪连横
-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