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停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指第三者以调停者的身份提出解决争端的建议,直接参与或者主持当事国间的谈判,以促成争端双方达成解决争端的协议的活动。调停者的作用主要在于协调争端双方的不同主张和要求,缓和和平息它们之间的敌对和不满情绪。进行调停的第三者通常是国家和国际组织,也有由个人出面进行调停的事例。调停可以应争端一方或双方的请求而进行,也可以由第三者主动进行。与争端无关的任何第三者都有权对一争端提出进行调停的建议,争端的任何一方不能将此行为视为不友好行为。第三者的调停建议没有拘束力,争端各方有接受或不接受调停的完全自由。调停者可以向争端当事国提出供作谈判基础的建议,这一建议也不具有拘束力。当争端一方或调停者本身宣布他所建议的解决争端的办法未被接受时,调停即告终止。对于谈判的成功或者失败,调停者不承担法律责任。调停与斡旋都是由第三方促成当事国达成解决争端协议的方法,其任务和程序基本相同;但二者之间有很大区别:在调停程序中,调停者直接参与争端当事国间的谈判,而在斡旋程序中,斡旋者置身于谈判之外。调停作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一种方法由来已久。1899年和1907年《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对调停这一方法作了专门规定。《联合国宪章》第33条列举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中,也明确地提到了调停。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历代有识之士的劝戒
- 公元一七二九年,清雍正皇帝曾发布一道上谕历数赌博的危害:“荒弃本业,荡费家资,品行日即于卑污,心术日趋于贪诈。父习之则无以训其子,主
-
- [揭秘] 韩非子是怎么死的?法家代表韩非子简介!
- 韩非(约前281年-前233年),又称韩非子,韩国(今河南省新郑)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也是先秦诸子百家史料可证中最后一位子家思
-
- 姜子牙简介 - 姜子牙活了多少岁?
- 在《尚书》、《诗经》、《逸周书》、《史记》等典籍中,都有明确记载,然而对他的年寿,却有种种传说。史书中有姜尚活了110岁的一说,但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
- 床母胎记———血管瘤
-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