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条件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指当事人以将来客观上不确定的事实作为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附款。条件亦称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法律行为附加一定的条件,其意义在于限制法律行为的效力。条件的特征是:(1)条件为法律行为的附款。附款指附加在法律行为身上的条款。附款本身不构成独立的意思表示,而是意思表示内容的一部分。条件为附款的一种,是由当事人任意加于法律行为效力上的限制。这是条件的任意性条件构成意思表示内容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同时具备意思与表示两个要件,始称为附条件的法律行为。(2)条件是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附款。所谓决定法律行为的效力是使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消灭,决定法律行为效力发生的条件为停止条件,决定法律行为效力消灭的条件为解除条件。(3)条件是以将来客观上不确定的事实为内容的附款。条件以事实为内容。此种构成条件的事实必须是将来的不确定的事实,因此,过去已发生的事实,将来确定会发生的事实都不能作为条件。这种不确定指客观上不确定而非主观上不确定。如果事实在客观上已确定,只是当事人主观上不确定,不能作为条件。条件以不同的标准而作不同的分类:(1)以条件的作用是决定效力发生还是效力消灭分类,条件可分为停止条件和解除条件;(2)以作为条件的事实的发生或不发生为标准,条件可分为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3)以条件的成就是否依当事人意思所左右为标准,条件可以分为随意条件、偶成条件和混合条件。

上一篇:条法事类 下一篇:条件成就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齐恒公守诺还地
齐恒公守诺还地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范雎劝说秦昭王废宣太后
范雎劝说秦昭王废宣太后
范雎做了秦国的客卿。几年以后,他与昭王的关系日益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