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为政在人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春秋孔子提出的治国主张。孔子认为,春秋时之所以天下大乱,导致争伐不止,民不聊生,原因在于人,即为政者过分的贪婪残暴,破坏了礼治秩序。所以孔子认为在为政治国中,人的作用远甚于法的作用,应处于首要地位。三代时之所以天下大治,是因为有、禹、文王、武王、周公这样的圣明有德之人。反之,法律制定得再完备无缺,没有这些圣明之人,天下就会大乱。所以为政好坏优劣在人不在法。“为政在人”的内容有:(1)强调择人重于建制。挑选德才兼备之人胜于建立法令制度。这一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西周礼中的“亲亲”原则,即政治上的“任人唯亲”原则,孔子不否定“亲亲”原则,更强调“举贤”,不论出身高低,只要有才有德,就可参与国政。(2)强调统治者自律。认为统治者的表率作用巨大。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该思想是儒家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的孟子荀子都继承了这一思想并加以阐述。

上一篇:为政以德 下一篇:违法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秦庄襄王,名异人,改名子楚(公元前?~前247年)。秦孝文王子。孝文王死后继位。在位3年,病死。葬于葚。秦庄襄王画像嬴异人,曾在年轻时作
苏秦合纵
苏秦合纵
苏秦,东周洛阳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到东方的齐国去求学,拜在鬼谷先生的门下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他学有所
范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典故
范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典故
范睢是魏国人,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爹娘勒紧裤腰带送他读了几年书,然后就周游列国到处找工作,漂泊数年一事无成之后回到了家乡魏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