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行为
不履行法定义务或者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法行为有以下四个要件构成:(1)必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包括积极的作为或消极的不作为。只有违法的思想动机而未见之行为不能构成违法行为。确认违法必须以人的行为作为客观依据。(2)必须有被侵犯的客体,即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3)违法行为的主体必须是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原则上,违法行为的主观要件是过错。行为人主观上无过错,即使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也不能认定为违法行为。但法律明确规定应承担无过错责任的,仍应承担法律责任。(4)违法行为的主体必须具有法定的行为能力或责任能力。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出发,应注意违法行为与其他一些特殊行为的区别。(1)违法行为不同于仅仅违反道德的行为。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就违反法律规定,这类行为尽管也应受谴责却不属于违法行为,不能施以法律制裁。(2)违法行为与法律上无效行为的区别。有些法律上的无效行为并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并不是违法行为。(3)违法行为与虽不违法但不为法律所支持的行为不同。后者不为法律所禁止而违法行为则为法律所禁止。
上一篇: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
下一篇:违法行政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