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未成年人犯罪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又称“少年人犯罪”。“成年人犯罪”的对称。各国刑法中规定的未成年人的年龄范围有所不同,中国《刑法》中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依法构成的犯罪。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现代各国刑事立法均规定了特殊的处罚原则,主要有:(1)尽量采用非刑罚的处理方法。(2)不适用死刑。刑法上规定有死刑的国家,绝大多数都在刑法或者少年法上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死刑。(3)限定自由刑的刑期。(4)量刑从宽,放宽缓刑和假释的条件。(5)禁止适用剥夺权利、没收财产、流放等刑种。(6)采用不定期刑。(7)特定的执行刑罚的场所。即把未成年罪犯执行刑罚的场所与成年犯执行刑罚的场所分开,免受其不良影响。(8)不计前科。各国刑法之所以对未成年人犯罪采取与成年人犯罪有所区别的相对从宽特殊刑事责任原则,是基于未成年人犯罪不同于成年人犯罪的主客观特点,以及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和贯彻刑罚目的的需要。中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刑事责任原则主要有两条:(1)不适用死刑。中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这里的不适用死刑,是指不允许判处死刑,包括不允许判处死刑并宣告缓期2年执行,而不仅仅是说“不执行死刑”,也不是说等满18周岁再判决、执行死刑。(2)从宽处理原则。中国《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至于处罚时是从轻还是减轻及从轻减轻的幅度,则由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节而定。(3)执行刑罚的场所特定。按照中国有关刑事法律的规定,对于被判处剥夺自由刑罚的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罪人,要在特定的场所即少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中国刑事法律关于未成年犯罪人特殊刑事责任原则的规定,贯彻了中国处理未成年人犯罪适当从宽、着眼于教育挽救的刑事政策,也体现了中国《刑法》中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刑罚目的在未成年人犯罪上的正确要求。

上一篇:未成年人 下一篇: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晋穆侯攻戎之战是发周宣王执政期间的战争,其时间约从公元前80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790年的战争。那么,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晋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