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惯例
又称“宪法习惯”。是现代宪政国家在较长时期内形成的有关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的或者重大的宪政制度。由国家和公众共同承认并且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表现为具有一定拘束力的传统或习惯,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形式。宪法惯例不仅在不成文宪法国家大量存在,在成文宪法国家有时也会存在,如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和内阁制度,就没有宪法上的成文规定,但实际上已经成为美国的重要宪政制度。宪法惯例的形成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某种宪政传统或者习惯早已牢固地形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即使没有成文的形式也不必担心得不到遵守;有的是因为在成文宪法制定以后,对宪法没有规定而社会生活又迫切需要的重大事项,逐渐形成了宪政习惯;还有的是由于有些宪政现象不便于在宪法中作出明文规定,而是在社会现实中逐渐演变成宪政习惯的;更有的是为了使宪法的实施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适应性,有意利用宪法惯例对成文宪法作必要的补充。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