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修改
宪法典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其中有些规定不适当或者与实际情况不适应时,由法定的有权机关依照本宪法典规定的程序,对不适当或不适应的部分进行调整,使其规定得当和适应实际需要的活动。宪法修改有部分修改或全部修改。从各国的制宪实践看,除实行不成文宪法国家和极少数实行成文宪法的国家外,绝大多数国家宪法都确认宪法可修改原则,有的还作出专章专节规定。根据《世界各国宪法结构》一书统计,在列有章节的136个国家的宪法中,专门设有“宪法的修改”一章或一节的就有68个国家的宪法,约占总数的一半。导致宪法修改的原因,首先是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宪法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发生重大变化时,或者当一国的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时,统治阶级必须对现行宪法作出相应的修改,以适应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形势,其次是宪法典自身的原因。宪法条款规定不完备、不严谨或者有疏漏偏差,一旦发现,必须加以修改,以利于宪法的贯彻实施。宪法修改的机关或组织,各国规定大致有四种:(1)立法机关。各国的立法机关基本上都拥有国家的制宪权和修改权,是当今世界各国最主要的为数众多的修宪机关。(2)国王(或君主)实行钦定宪法的国家,国家的制宪权和修改权均属国王(或君主)。(3)国家最高机构。少数国家的国家最高机构独揽修宪权。(4)专设的修宪组织。宪法修改常见的几种程序和要求有:(1)必须依照本宪法规定的修正程序和专门的法律规定进行修改。(2)动议权的范围一般比普通法案要小。动议案内容和形式都有一定规定。(3)议会二读三读审议修正案,有的由本届议会作出修宪决议后,即行解散,由新选出的议会通过修正案。(4)重大修正或者两院意见不一致,还须公民复决通过。(5)通过宪法修正案的法定人数要比一般法案高。这些严格而复杂的修宪程序和要求,实为各国保障宪法的一个重要措施。中国《宪法》规定,修改宪法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也同样规定了严格于修改普通法律的程序:(1)修改宪法的提案权只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而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普通法律的提议权可以由许多机关和主体行使;(2)通过宪法修正案须有2/3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赞成,而通过普通法律只须过半数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赞成。
-
-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
-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