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豁免论
又称“限制豁免论”。国家豁免原则适用范围的理论之一。是指国家的主权行为享有豁免,其非主权行为不享有豁免的国家豁免学说。其基点是把国家行为划分为主权行为和非主权行为,以此对豁免的适用加以限制。划分国家行为的主要标准是依据行为的性质,有的则依据行为的目的或将行为的目的和性质相结合;并以法院地法来决定和识别主权行为和非主权行为。但由于实际区分困难,一些学者主张放弃区分的标准而具体规定豁免原则的例外。英美法一些国家制定国家豁免法时,也采取这种“否定式列举”的方法,即首先肯定国家豁免是一般原则,然后列举各种不予豁免的情形作为例外。享有豁免的主体,各国立法规定不尽相同。英国、新加坡等国规定,“外国国家”包括外国行使公职的君主或其他元首,外国政府,外国政府各部,但不包括区别于外国行政机构、且具有诉讼能力的任何实体。美国则规定,“外国”包括外国的政治分支机构或者外国的代理机构或媒介。相对豁免论产生于19世纪末,首先在意大利和比利时的司法判例中采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许多国家相继在司法实践上采取限制豁免立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长期坚持绝对豁免论的英美国家逐步转向有限豁免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和欧洲一些国家陆续制定了关于国家豁免的国内法规或国际公约,趋向采用有限豁免理论;信奉或支持这一理论的学者也在逐渐增多。但迄今为止,相对豁免论仍承认国家豁免是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不豁免则是例外。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唐太宗怒斩大理丞
- 唐贞观年间,有一位张蕴古,相州洹水人,张蕴古“性聪敏,博涉书传,善缀文,能背碑覆局”。他酷好围棋,在任大理丞期间,因与禁囚下棋等事,被唐太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九天玄女:助黄帝胜蚩尤
- 九天玄女几乎要成为一个战神了。她第一次出现就是在黄帝和蚩尤的恶战中,春秋时又化身越女传授剑法给越国战士,在《水浒传》中又是宋
-
-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宋代的陆游曾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美国总统林肯说:“黄金诚然是宝
-
- 齐宣王拜颜斶
-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
-
- 詹天佑修建铁路,詹天佑如何解决技术难题
- 詹天佑(1861—1919年),字眷诚,号达朝。广东南海人,居住在湖南省,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中国首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