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经济关系说
又称“经济协调关系论”。关于经济法概念的学术观点之一。该说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种经济关系包括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社会经济保障关系。认为中国应制定与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经济法律、法规:(1)关于市场主体的经济法律、法规;(2)关于市场管理的经济法律、法规;(3)关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法律、法规;(4)关于社会保障的经济法律、法规。一般认为,该说与其倡导者曾经主张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经济管理关系和经济协作关系的观点,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是一种具有新内涵的新观点。它舍弃了一部分本应由民法、商法调整的内容,与原来的大经济法观点相比是一大进步。但是,从在该说精神指导下所列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来看,仍把其认为应由商法调整的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和由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关系,纳入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显然,还有大经济法观点的残余。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皋陶怎么死的
- 皋陶帮助夏禹当上了中原华夏的大领袖。禹继帝位后,为了尊重禅让制度,推举皋陶当继承人,并让他全权处理政务。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