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刑罚个别化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指法院在裁量刑罚时,不但要考虑犯罪行为本身的状况,还需要考虑犯罪分子本人的状况,使所判刑罚的种类及程度既与犯罪行为的性质相适应,与犯罪分子的个人情况相适应。刑罚个别化作为一个原则是由刑事社会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提出的,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口号:“应受惩罚的不是行为,而是行为人”,认为刑罚的根据不是犯罪行为,而是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危险状态”或称“人身危险性”。主张以人身危险性的强弱对犯罪人进行分类,据此实行不同的防卫处分措施。这一学派看到了犯罪行为与犯罪人的联系,重视对犯罪人的研究,强调刑事责任的社会防卫功能,是应当肯定的。在这一学派的影响下,各国的刑法都进行了改革,缓刑、假释、减刑、累犯从重、不定期刑、保安处分等制度,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刑法的重要内容。中国《刑法》也吸收了其合理的内容,在刑法上规定了缓刑、假释、减刑、累犯等制度。

上一篇:刑罚的消灭 下一篇:刑罚个别化原则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蔡泽说范雎
蔡泽说范雎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 年),河东郡郡守王稽因为通敌被处死。应(ying)侯范雎(ju)是由于王稽的举荐才做了丞相,因此他闷闷不乐。
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民族英雄
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民族英雄
【点击英雄】岳飞(1103-1142),是南宋的抗金名将,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出身农民家庭。少年时,他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