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人道主义
指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提出的主张对犯罪人使用轻刑的理论。是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法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天赋人权”、“平等”、“博爱”等理论基础在法制领域的推广。资产阶级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反对封建酷刑,主张轻刑主义。孟德斯鸠在《波斯人信札》、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等著作中都提出了反对封建统治者滥施刑罚、限制死刑和轻刑化的主张。他们的主张被刑事古典学派代表人物贝卡里亚等接受和发展。刑罚人道主义的基本内容有:废除死刑或限制死刑;建立以自由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废除残废刑;适用轻刑;改良监狱等。这些主张被现代一些国家所接受。中国刑罚的人道主义主要表现在:对犯罪不采取惩罚主义,废除肉刑和丑辱刑;对从犯、未成年犯、中止犯实行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制度,在执行刑罚期间确有悔改、立功表现的,适用减刑、假释制度。限制死刑实行死缓制度。改善监狱条件,对犯罪人实行教育改造,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坚持给出路的政策,鼓励改造好的犯罪分子重返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水浒中最不守妇道的女人:竟不是潘金莲
- 首先,我得将《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改一个字,叫做“替天行盗”。坦率地说,《水浒传》里的打家劫舍和比武格斗的场面写的非常吸引
-
- 夸父逐日的历史意义
- 在现代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我们知道:大地是球形的,围绕着太阳运转,太阳根本不会落入地球,更何况向西迁移,不是被高山挡住,就是进入沙
-
-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
-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