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悦
【生卒】:148—209
【介绍】:
东汉末史学家、政论家。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西)人。字仲豫。荀况十三世孙。少好学,精通《春秋》。公元196年被曹操招为幕僚,后被提升为黄门侍郎、秘书监、侍中等职。是第一个以编年断代体制著述写史的人,著有《申鉴》5篇(今存)、《汉纪》30篇(已佚)。其法律思想主要内容如下:(1)法、教“政之大经”,教化与刑罚因时并用。主张礼、法是治国的两个基本手段,认为二者要先简后繁,“教初必简”,“然后责备”,“刑始必略”,“然后求密”;否则会造成“虚教”、“峻刑”的后果。教化与刑罚因时并用,何为先后轻重应取决于具体情况,即“拔乱抑强,则先刑法;扶弱绥新,则先教化;安平之世,则刑教并用。大乱无教,大治无刑”。(2)“君子以情用,小人以刑用”。继承董仲舒的“性三品”说和天命论,提出了天人“三势”说。将人分为君子、中人、小人。认为君子不会触犯法律,只需施以礼教,以“化其情”;小人“不忌刑”,对之只施以教化不起作用,必须施以刑罚,才能制止其犯罪;中人则须礼刑并用,才可以“引中人而纳于君子之途”。(3)“依古复仇之科”,主张按西周的规定来处理“复仇”:杀害父、兄弟、从父、从兄弟者,如果杀人者依法躲避他处,则不可复仇;如不躲避,则可复仇。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谁打下了唐朝的天下?——李世民还是李渊?
- 民间以及历史书上都说,唐朝的天下是唐太宗李世民打下的,而唐高祖李渊只不过是坐享其成罢了。历史的真相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唐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
-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