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典治吏
明太祖朱元璋的治国主张。明前代,主张重典治吏的君主不乏其人,但明太祖因过分强调重典,导致刑杀过多,而列历朝之首。明初朱元璋有感于元末法纪松弛,认为治乱世应用重典。为此,他亲自主持、多次修订并颁布了《大明律》,并亲自编辑成《大诰》三编和《大诰武臣》,论罪处刑均极为严厉,反映了他的“刑用重典”并严惩贪官污吏的思想。明《大诰》的矛头主要指向官吏,处刑比明律要重得多。且多由皇帝亲自审判,其效力高于既定法律。朱元璋对贪官污吏的惩罚既重且多,使用了凌迟、枭首、族诛、抽肠、剥皮等各种酷刑,一次案件往往牵扯成百上千甚至万人被处以极刑,造成官吏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的局面。“重典治吏”思想对遏止官吏腐败、清廉吏治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有其残酷性和任意性的消极作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欧阳修的另类人生:个性张扬且叛逆
- 苏轼在《仇池笔记》里记叙,欧阳修有一次在私人场合,讲述自己少年时曾遇到过一位和尚,给自己看过相。和尚说欧阳修的耳朵很白,比脸还白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